查看原文
其他

黄流的风流

还看 No.8 还看 2021-11-08


图/孙诺  文/吴元亮



海南岛西南边陲一个镇

镇会所在黄流村

据说先民来自黄河流域

又说他们身世渊源显赫

乃流落而至的黄帝后裔

……




风流是什么鬼?

先附庸风雅抛书袋。

《汉书·赵充辛庆赞国忌等传》说: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

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

黄流自有文化名镇的薄名,

也是海南乐东县汉区盛镇,

此地风流不在名胜古迹,

而在人心物俗。

 

黄流隶属据说可追溯至西汉元封元年,

原著民是黎人,地名也取黎音叫那南。

后汉民迁徙远来,汉进黎退,

至明清发展成圩集。

黄流一名的由来有四,

一说因古时村前有沟流黄水而得名;

二说因此村是黄帝后裔流栖之地而得名;

三说明朝此地繁荣黄金流行是以得名;

四说有名士黎克让建玉庙以念祖先,

庙门对联:“黄胄蕃滋辉北阙,流风远播振南疆。”

后人取此联头字为地名,是为“黄流”。

 

这世上的考究有无数牵强附会,

黄流地名考反正俗韵商雅全占。

如今所谓村前黄水沟流像凭空扯蛋,

玉庙对联也杳然佚踪,

倒是此地商态繁勃依然实情,

四里八乡经年惯捧无庸置疑。

黄流人也对名士风流之气心有念念,

所谓黄帝后裔的正统可供闲来笑哂,

想那年黄帝后裔也应为泥腿子,

只是隐隐可偷得丝缕帝韵贵气,

可做古肠激荡依凭的遁遁之迹。




黄流人擅商好文市井有侠气。

周遭村民笑谈黄流商售常短斤缺两,

若足斤足两应鞭炮响起奔走相告。

经商之气精奸圆滑言语飘忽莫辨,

好文之肠却爱引古论今针贬慷慨,

论道之时精奸圆滑暗合人情练达,

人情练达皆文章。

尊学祟文是黄流人锱铢必较之外的习气,

乡里圩集融达之下黄流人侠气热肠

曾喜欢有学子来家宿学。

在黄流中学鼎盛的那些岁月,

这种在黄流人家里寄宿的风气,

是无数学子各自为怀的好回忆。

但在他们心里黄流镇上人与黄流镇外人,

总有着明晰的分界,

总会觉得黄流市井子弟有与生其来的优越感,

不易深交。




乡里俚语调侃黄流镇上人撒尿不上壁,歪,

说的是他们精明多诡,

不似乡里人楞直。

俚语过枉大家图个心痒嘴爽,

黄流人在优越感里相逐却有风气之妙。

坊间玩笑说盖房子也得比邻里多加一个砖,

显得比人高一等。

此等市井虚荣让大家无论家境如何,

一旦出门需要皮鞋呈亮。

擦皮鞋行当在黄流曾盛极一时,

但此行是绝没有本地人参与的,

执业的是最早来黄流谋生计的那群大陆人。

市井虚荣换个角度实为自我要求,

在四里八乡仍在为一日温饱操心之时,

黄流人是最早富起来的人群,

衣装打扮也曾垂范镇外乡里。




黄流人兴商在乐东地区发展史里不可忽略,

商品文化对黄流人而言与生其来。

市面上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日常所需红白之事林林总总皆可满足。

在乡里尚未有电视机资讯极其闭塞之时,

黄流商兴之盛让山寨仿制伪冒堪称平常。

以家庭作坊的形式,

日常所见的物品极少有黄流人防冒不了的。

市肆效应的无所不包,

商品经济的热闹也泽及周遭乡里。

当地赶集日称为市期,已成习俗流传至今,

每每市期各乡村人等都聚集黄流,

互通有无。




商态长兴让田地稀少的黄流人几无农耕之气,

民间藏富让黄流人葆得几份逸志情怀。

阔谈论道惯尊书香是黄流的世俗文心,

自有文脉渊源的黄流中学与此风相辅。

黄流中学曾是琼南地区最大的农村中学,

入典中国名校。

黄流人在尊师重教的同时各种弄文壮怀是为平常,

有人开玩笑说黄流最多时形形色色的协会以百计。

文学书法绘画民歌棋艺乃至酒友彩友等无所不包,

这里有当地人的豪侠气,

三五个人推杯换盏一时兴起就能组个协会。

多少民间协会在黄流生生息息,

而黄流文学刊物《流韵》竟出刊至今,

它的公益性存留可称民间地方刊物的样板,

其背后可窥黄流文化的风骨和傲骨。

 



除了《流韵》,

黄流中学曾经的朝华文学社也是此地文风的忆记,

当年菁菁学子笔墨乡愁妙抒胸臆令人赞叹。

琴棋书画在黄流当真从不论校园内外,

钟情笃践拥趸众多。

到如今文风悠悠之余书法是黄流的自恃之一,

那怕现在对联已惯被印刷厂批量印制,

自写对联在黄流的地位仍不可撼动。

崖州民歌在黄流更是重要的文化传承,

除辑集民歌典十余册更有后人不吝创作,

不少新曲在正在被传唱。

风韵流转之下文化艺术总是才不鲜见,

在众人添锦下,

黄流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二十余届。

元宵花灯是外人最为贯耳的黄流文化之葩,

文心付匠手灯火赋传承,

与之同辉的还有黄流天灯,

可惜如今元宵花灯已停办好几年。




流行文化在黄流也早早就蔚为大观,

回溯至二三十年前,

茶艺馆舞厅卡拉OK等等在黄流已是生活日常。

那时候的黄流就有彻夜灯火的夜宵摊。

不夜市的境况里滋生着诸多众说纷纭的江湖佚事,

这一切与当年盛行的香港电影里的情节亦步亦趋。

事实上那时候录像厅在黄流大兴,

寻梦、飞龙、吉洪等录像厅一经提起,

无数黄流中学学子有各种曾经破茧而出,

这些地方是他们的青春启蒙情怀初长之地。

仍记得高三那年某晚有大片上映,

班上不少人晚自习旷课,

班主任哂笑中于黑板上即兴作诗:

世人钟黄金,

此情属理伦。

三攀何处去,

众口说纷云。

诗中钟、黄金、理伦、三攀实为七个男生名字的镶嵌。

对我们而言那是黄流的经典时代,

港台流行在录像厅及市街上斑驳迷离又无处不在,

它们与黄流文化相生相融,

不少人干脆说黄流就是一个小香港。




那时候的黄流远不如现在市街洁净,

风起时扬尘与塑料袋齐飞。

如今黄流延续着乐东商业重镇文化名镇的风范,

也是乐东创卫创文的样板镇。

曾经黄流由东而西三条主街并立,

各有各的职能各行各的门道。

它们南北走向,

街头为北,有国道东西而来横截而去,

街尾为南,那里是农贸集市场有老屋骑楼环伺。

三街之中西街有彩票街的大号,

那里门店铺面之外沿街好多卖彩票的,

路边随边一个人群就有可能是在研计彩票,

茶楼排档里一壶浓茶侃到淡,

说一天的也可能是彩票。

街上还有押红黑押虾鱼蟹鸽等小赌摊,

还有整修手表人像碳画等手工艺人,

旱烟丝摊边免不了有人吊嗓吟唱崖州民歌。

三街之南一棵老酸梅树如云盖遮顶,

那是老黄流的情感图腾,

没人知道它在沉默里洞察收藏了多少黄流故事。




黄流故事里除了文化清雅市肆杂嚣,

小吃美食是必须翻阅的篇章。

当年宿学黄流每天都在猪脚饭的醇香里醒来,

因为这是主人家每天早晨必经的营生。

猪脚饭之外酷粉炒粉汤从早餐到夜宵都有供应,

别有当地特色当地风味。

日常市肆里小吃以国语挟带黄流话可一番细数,

骨头蛋豆腐脑酸粉水糕手指糖必烈拱明糖甜糖包猪肠糕水糕等,

以虾酱蒜蓉酱醮吃青芒果也是一绝,

这些吃食多小摊并聚成行市,

从而便利地互为辅佐成好餐。

这些是风味小餐,

黄流的当打主餐则非老鸭莫属,

其间福哥老鸭已成大牌,

其独门酱料及来迟则无的佚事,

被各种传说当称黄流的美食风流之一。





但那棵最懂黄流故事的老酸梅树终归被移植了,

据说移植时吊车一启动就自动熄火,

终需香烛拜祭才能顺遂。

老成神树的它无法阻挡黄流日月换新天的步伐,

原来的老街区和蓝图所及的老屋骑楼全被拆弃,

代之而起的新街区名叫龙腾金街,

它与城市里的商区一样,

有广场有地下停车场引入品牌电影院。

无人能预知被移植的老树能否活下去,

正如无人能尽数有多少市肆文化就此消逝,

更无人知道新的街区新的时代黄流将有多少新的故事,

但黄流的诸般文化风流和古肠人心不会因此湮灭。

需要辨识的是当这里已然不复曾经的扬尘与塑料袋齐飞,

依然兴勃的黄流商业已不再是黄流人独尊,

外镇人外县人外省人已成此地商态常规军,

他们对黄流人的冲击从商营方式到服务态度,

无所不包且激流暗涌。

黄流人曾经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也正泯然,

因为镇外乡村已经不复当年窘况,

黄流人再无法以富有群体自居。

这是时代的大兴,也是黄流新机遇的启程。




所谓风流从不轻易被雨打风吹去,

曾经的华美时下的璀璨明日的憧憬,

它们都会一直附着于黄流的文化与人心,

需要承受的阵痛是每每回首才发现该保留的未曾保留,

想找回的却只能扼腕唏嘘。

黄流的风流注定将在这样的阵痛里前行,

正如黄流中学如今已在名字前被加了个老字,

面临停办的命运。

我和无数老黄流中学的学子一样,

也将成为没有母校的人。

竟已无力挽留,

那就以卑微之心,

祝愿黄流的风流自有它的路自有它的前方吧。




……




——【看了还看】——


尖界是个什么界?

差点就成有钱人!!

开学季,先笑个够!甭管以后会怎样!

渔岸非渔

盐田的话

海口蒙面侠,我遮住脸庞掩住口舌只给你眼神和背影

限牌摇号!错愕?焦燥?不解?而他们不以为意!


个人微信:

/

孙诺

 sunnuo2018   

 /

吴元亮

 wylvvv33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